![]()
![]()
壹粒沙,極盡繁華,不過壹掬細沙。
![]()
在壹粒細沙中看到壹世界, 在壹朵野花中看到壹天堂, 在妳的手掌中把握住無限, 在壹個小時中掌握著永恒。
——[英]威廉·布萊克
這是昔日我在索甲仁菠切(Sogyal Rinpoche,1947~ )的《西藏生死書》中讀到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1757~1827)的壹首詩。
詩無達估。也許這正是詩人的生存態度——用生命來理解生命,由思考來顯現本質。
在西藏佛教中,「化身」往往被看成是「覺悟」以無數的形式和方法在現實世界中的顯現。
有壹本小冊子,作者是壹位來自印度、繼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之後的哲學家奧脩(Osho,1931~1990)所著的《隱藏的和諧》。
泰戈爾曾寫道:「從創世伊始,陸地和海洋之間就壹直在進行著這種鬥爭:大地緩緩地、默默地擴張著自己的地盤,爲自己的兒女展開愈來愈寬闊的懷抱;海洋壹步步地退下去,翻騰著,啜泣著,絕望地捶擊著自己的胸膛。請記著,大海曾是獨壹無二的主宰者,絕對自由自在。陸地從它的腹中升起,僭奪了它的寶座。從那時起,這個發狂的老翁,就頭戴泡沫的白冠,不停地痛哭著,悲歎著,如同遭受狂風暴雨襲擊的李爾王。」
在國外,泰戈爾壹般被看作是壹位詩人,而很少被看做壹位哲學家,但在印度這兩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同樣,奧脩亦然。
奧脩的所有演講的核心,就是「靜心」(meditation),就是「禪」(dhgaya)。他主張,人們要自己去體驗真理,去達到真實,而不是從別人那裏獲得知識和信仰。
奧脩說,他是在幫忙創造出能夠使新人類誕生的情況。他常常將這個新人類描述成「佛陀+佐爾巴」:既能夠象希臘的佐爾巴壹樣,享受人間的宴樂;也能夠象佛陀壹樣,享受甯靜的安詳。奧脩曾說:「我隻是壹個朋友,壹個那些有才能、聰明的、同時又具有想要在靈性上成長的動力的人的朋友。」
他在《隱藏的和諧》壹文中講到:「不協調的和諧,對立中的統壹,是壹切奧秘的關鍵。」他又說,「當然,對理性主義者來說,他看上去好像在打啞謎,晦澀、黑暗,但他是嗎?如果妳能看,他是如水晶般清澈。他是那麼燦爛。但是如果妳沉醉於理性的頭腦,它就有困難了。因為他說,從不和諧中誕生最美妙的和諧。對立帶來協調,愛敵人。」
「頭腦」,在過去、將來,不可能在現在。當妳在此時此地時,「頭腦」就沒有了。「頭腦」意味著「思考」,此時此地是不思考!
「存在」,沒有語言。依賴語言,就不可能與「存在」交流。「存在」是奧秘,不可能解釋。壹解釋,就錯過了。
「頭腦」和「思考」,是達到「存在」的障礙。
頭腦。在時間裏運動;存在。向深度高度運動。頭腦的運動。是前後的水平的,是沈睡;垂直運動了,就是「覺知」。
爲什麽妳要「存在」,爲什麽妳不要「不存在」?爲什麽妳這麽害怕「不存在」?如果妳害怕,妳就不可能認識「真理」。當壹個人准備好完全地、徹底地放下他自己時,即「無我」時,他就認識了真理。
一旦妳有了對「存在」的體悟,才可能依照悟境來生活,然後才能活在本體中。那就是爲什麽佛陀告示菩提說:「沒有靈魂。妳不是壹個自我,不是壹個阿特曼(atma),妳是壹個阿那塔(anatta),壹個無我。妳身上沒有永久的東西,沒有實體性的東西——妳是壹個流動,妳是壹條河流。」
佛陀爲什麽堅持「無我」?他堅持,因爲如果妳接受「不存在」,如果妳接受「無」,那麽,就沒有對死亡的恐懼。於是,妳就能完全地放下妳自己。當妳完全地放下了妳自己,真實就出現了。于是妳能夠認識。壹旦「無我」,真理也就出現了。
赫拉克利特、喬達摩佛、老子、查拉圖斯特拉那樣的人,他們隻說:「存在是上帝,沒人創造它。沒有負責任的創造者,不要提不必要的問題。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不必要的回答上。」
耶和華在《创世记1:14~16》中語:「上帝創造了宇宙。」
既然上帝創造了宇宙,爲何這世間還會有這麽多不幸、苦難,無法被解釋的苦難?爲什麽創造剝削、暴力、戰爭、殘殺、痛苦、煩惱、緊張、瘋狂……如果上帝是負責的,那麽,他是個最大的罪犯。
其實,社會、權力層要統治、鎮壓、剝削,需要妳對自己完全無知。人出生在社會,社會無處不在,把妳團團圍住。怎麽找到回歸自然的門?自我也喜歡鎮壓、統治,妳也喜歡占有、強權。自知的人不可能淪爲奴隸,也不讓別人做奴隸。
我們可以避開社會,但避不開自我!有識之士根本不想占有、統治、權力這些事。他天真得像個孩子,他喜歡全然地自由地生活,也喜歡別人這樣。
因此,「存在」,存在著,而上帝並不與它分離。上帝就是「存在」是整體,不是壹個單獨的存在物。
赫拉克利特說:世界是能量,存在是火。和著有規律的節拍,顯露自己,然後隱沒自己。就像白天和黑夜、創造和非創造、進化和退化、夏天和冬天、生命和死亡。
火是優美的象征,給妳非常動態的能量,暗示了「存在」的動態、辯證的能量,靠它自己運動。
英國著名曆史學家赫伯特·喬治·威爾士(H·G·Wells,1866~1946)曾經寫道,佛陀是最不虔誠的,又是最虔誠。他從不談論上帝——因爲他不投射。他沒有內在的恐懼沒有投射,他是無畏的。上帝消失了,整個存在都供妳享受和慶祝。
英國詩人威廉·布莱克也說,能量是喜悅。有了上帝,就不可能有自由。宗教性(religiousness)就是自由。
嗚呼!佛陀、赫拉克利特等人都不需要任何上帝矣。
隻有完全不害怕、無畏懼,與「存在」有良好關系、明白要和「存在」壹起並隨之流動的人,才有極樂、才沒有上帝、沒有任何投射、不帶想象而生活——才能和真理壹起生活。
看來,離開上帝生活,妳變得神聖、妳成了「神」。繼續想象著有個「神」,妳仍然是個「奴隸」。
壹粒沙,極盡繁華,不過壹掬細沙。
與自然背道而馳,必然陷入痛苦,痛苦是幫助。苦惱、焦慮、緊張都暗示「出了錯」,妳沒有與整體在壹起。赫拉克利特說:「個人的聰明是錯誤的。」聰明,必須和整體在壹起。靠自己,不可能是聰明的。和「存在」壹起運動,妳將是明智的、有明晰的直覺、是智慧的。靠自己行動,妳將是個傻瓜。
達成最終的極樂,不得不經曆長久的磨難。要達成無限和永恒,不得不經曆世俗及人類的整個曆史。妳無法回避,整個過去和妳在壹起,它在妳裏面,妳必須穿越這個惡夢。
真理必須找到。真理找到時,快樂才找到,快樂不是目的。直接尋求快樂,將越來越不快樂。妳的快樂,最多是壹帖麻醉劑,忘卻不快樂而已。
其實,生命的喜悅,壹直是存在的。存在於每壹個人的內心、每壹個靈魂中。
佛家有語:「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壹切苦厄。」
「靜心」將使妳看到妳裏面永恒的甯靜,它將帶給妳敏感。從而,看到了喜悅,看到了禪定、於是,妳就是完美,妳就是佛陀。
「靜心」是生命,「禪」是生活,它是生命的輝煌旅程。
生命匆匆,及盡繁華,不過壹掬細沙。 流水潺潺,帶走的,怕不隻是這壹捧細沙吧。 壹粒沙中看世界,讓我們慢慢看來。。。
奧脩在書中講到:
魔鬼贊同上帝,上帝贊同魔鬼——那就是為什麼魔鬼存在。 「在彎曲的脊背中有和諧,就像琴弓和琴弦的關係壹樣。」 音樂家彈奏豎琴,對立隻是在表面上。表面上它是碰撞、衝突、鬥爭、不協調,但由它產生了優美的音樂。 「對立帶來協調,最美妙的和諧出自於不協調。…… 琴弓的名字是生命,但它的工作是死亡。」 死亡是它的工作,最終的結果。死亡和生命也不是兩件事。 「琴弓的名字是生命,但它的工作是死亡。」 所以死亡不可能是真正的對立面——它肯定是琴弦。琴弓的名字是生命,於是琴弦的名字肯定是死亡。在這兩者之間產生了最美妙的生命和諧。 妳正好在死亡和生命之間——妳不是兩者。所以,不要執著於生命,也不要害怕死亡。妳是琴弓和琴弦之間的音樂,妳是碰撞、相遇、相合,並且是和諧,是從中誕生的最美的。 不要選擇! 如果妳選擇,妳將是錯的。如果妳選擇,妳會變得執著於壹方,認同於壹方,不要選擇! 讓生命成為琴弓,讓死亡成為琴弦——妳成為和諧,隱藏的和諧。 「隱藏的和諧比看得見的和諧更好。」
磋乎!《隱藏的和諧》,果真富有詩意。
![]()
隱藏的和諧
——關于赫拉克利特斷篇的演講
目 录 原 序 第 一 章 隱藏的和諧 第 二 章 醒著的時候也在熟睡 第 三 章 智慧是「一」和唯一 第 四 章 上帝是白天與黑夜 第 五 章 這就是它的意味深長 第 六 章 這兒也有神 第 七 章 乾燥的靈魂是最智慧最好的 第 八 章 人不是理性的 第 九 章 太陽每一天都是新的 第 十 章 自然喜歡隱藏 第十一章 你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後 記
隱藏的和諧
——關于赫拉克利特斷篇的演講
第一章 隱藏的和諧[1-4]
【續前】
當然,對理性主義者來說,他看上去好像在打啞謎,晦澀、黑暗,但他是嗎?如果妳能看,他是如水晶般清澈。他是那麼燦爛。但是如果妳沉醉於理性的頭腦,它就有困難了。因為他說,從不和諧中誕生最美妙的和諧。對立帶來協調,愛敵人。 如果完全消除對立面,生命會變得索然無味。就想想一個沒有邪惡存在的世界吧。你認為善還會存在嗎?就想想一個沒有罪人的世界吧。妳認為所有的人都將是聖人嗎?沒有罪人,聖人無法存在——聖人需要罪人。設有聖人,罪人無法存在——罪人需要聖人。這裏有和諧,隱藏的和諧:它們是兩極。生命是很美的,因為有兩者。沒有魔鬼,上帝無法存在。上帝是永恆的,魔鬼也是永恆的。 人們來問我,他們說:「為什麼?如果上帝存在,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悲慘、邪惡、不幸——為什麼?」這是因為上帝不能沒有它們而存在——那是背景。僅有上帝。沒有魔鬼將是索然無味的,只是索然無味的——妳可以把他吐出來,妳不能吃了他——它索然無味,令人作嘔。他知道隱藏的和諧,他不能沒有了魔鬼而存在。所以,不要恨魔鬼——利用他。如果上帝在利用他,妳為什麼不呢?如果沒有它,上帝就不能存在,那麼妳怎麼能呢?所以真正的聖人,有強度的聖人,就正如戈傑福(Gurdjieff)。 艾倫·華滋(AlanWatts)寫到過戈傑福,「他是我所知道的最神聖的無賴!」的確如此:他是個無賴——但是最神聖的。上帝他自己是那個無賴,最神聖的。如果妳趕跑了魔鬼,那麼同時,妳也已經殺死了上帝。這個遊戲需要兩個搭檔。 當亞當被魔鬼引誘時,正是上帝本人在引誘他。這是個陰謀。蛇是服侍上帝的,魔鬼也是。 「魔鬼」這個詞是很美的,它來自於壹個梵文詞根,意思是神聖。「神聖(Divine)」像「魔鬼(Devil)」壹樣,來自於兩個詞根:dev,兩個詞都來自於同壹個詞根。正如根是同壹的,隻有枝條是不同的:壹條分枝上是魔鬼,另壹分枝上是神聖——但根是壹樣的:dev。那壹定是壹個陰謀,否則遊戲無法繼續。那壹定有深層的和諧——那是陰謀。 上帝對亞當說:「你不能吃知識之樹的果子。」現在陰謀開始了,遊戲開始了。現在,第壹條規矩定下了。 基督教已經錯過了很多美好的事情,因為它試圖創造看得見的和諧。二十個世紀了,基督教的神學家們一直為魔鬼擔心:「怎麼解釋他呢?」毫無必要,它是簡單的。赫拉克利特知道,它是相當簡單的,沒必要解釋。但基督徒們擔心,因為如果魔鬼存在,上帝肯定創造過他,否則,他怎麼會在那兒呢? 如果魔鬼存在,上帝肯定允許他存在;否則,他怎麼能在那兒?而且如果上帝不能摧毀他,那麼妳們的上帝就成了軟弱無能的,然後,妳們就不會稱他為全能的上帝了。如果上帝不知道他將會變成魔鬼,就創造了魔鬼,那麼他不是無所不知的、全知的。他創造了魔鬼,卻不知道他將會攪亂整個世界。他創造了亞當,卻不知道他會吃樹上的果子,他禁止它!——那麼,他不是無所不知的、全知的。如果魔鬼存在,那麼,上帝不可能是無所不在的,因為誰在魔鬼裏面?這樣,他不可能在每壹個地方,至少他不在魔鬼的心裏。如果他在魔鬼的心裏,為什麼要詛咒那個可憐的魔鬼呢?。 這裏有壹個陰謀——壹個隱藏的和諧。上帝禁止亞當吃隻是為了引誘他,這是第壹誘惑。因為當你說「不准做這個」的時候,誘惑已經進入了。魔鬼隻是後來才來的——第壹個誘惑是從上帝他自己那裏來的。否則,伊甸園裏有幾百萬棵樹,如果留給亞當他自己,他幾乎不可能找到知識之樹——幾乎不可能,難以置信!。 即使到了現在,我們還沒有能夠找到這地球上的所有的樹。很多樹仍然是未知的、未被分類的,許多種類仍然必須被發現。這個地球不算什麼——伊甸園是上帝的花園;數以百萬的樹,不計其數。單獨留下亞當和夏娃,他們永遠找不到它——但上帝誘惑了他們。我堅持這壹點:引誘來自上帝。魔鬼只是遊戲中的另壹個角色。他引誘道:「別吃!」——馬上這棵樹就被知道了。於是欲望肯定產生了。 為什麼上帝要禁止呢?壹定有壹些什麼在裏面。對上帝是不禁止的,他自己吃樹上的果子,隻是對我們是禁止的——頭腦開始作用了,遊戲開始了。於是,只是作為陰謀中的壹個角色,魔鬼來了,這條蛇,他說:「吃它!——因為如果你吃了,你會像神壹樣。」而那是人類頭腦中最大的欲望:要和神壹樣。 魔鬼玩了這個把戲,因為他知道這個陰謀,他沒有直接接近亞當,他向夏娃靠近——因為如果妳想誘惑男人,隻有通過女人妳才能誘惑他,否則,直截了當;是沒有誘惑的。每壹個誘惑通過性而來,每壹個誘惑通過女人而來。女人對魔鬼玩這個遊戲是更加重要的,因為向壹個妳愛的女人說「不」是不可能的。妳可以對魔鬼說「不」,但對女人……魔鬼裝成蛇的樣子過來,那隻是壹個男性生殖器的象徵,壹個性器官的象徵,因為沒有什麼比蛇更能代表男性的生殖器官了——它們確實是很像的。它通過女人而來,因為妳怎麼可能對壹個女人說「不」呢?。 穆拉·那斯魯丁為了他妻子的氣喘病已安排她去山裏。但是他的妻子不願意,她拒絕了,她說:「我怕山上的空氣會不合適我。」。 穆拉·那斯魯丁說:「親愛的,你別擔心。沒有什麼山裏的空氣能這麼勇敢以至於不同意妳!別擔心。」要不同意妳愛的女人是不可能的,所以女人容易成為魔鬼的共謀者,於是誘惑進入了,亞當吃了樹上的蘋果——知識之果,那就是為什麼妳們出了伊甸園……而且遊戲還繼續著。 它是深深的隱藏的和諧,上帝不可能單獨活動。它就好像電運行時隻有正極,沒有負極。他想隻與男人玩遊戲,沒有女人。不,他以前已經試過了——他失敗了。他先製造了亞當,但他失敗了,因為和亞當壹個人,遊戲進行不下去,無法進行。於是他創造了女人,他創造的第壹個女人不是夏娃。第壹個女人是莉莉絲(Lilith)——但她肯定信仰婦女解放運動。她製造了麻煩,因為她說;「我是和妳壹樣獨立的。」第壹天他們要睡覺時,就產生了麻煩,因為他們隻有壹間小屋、壹張床。所以誰睡在床上,誰睡在地板上?莉莉絲就說:「不!妳睡在地板上!」解放運動就是這麼進行的。亞當不聽,莉莉絲不見了。莉莉絲去了上帝那兒,她說:「我不要玩這個遊戲。」 這就是為什麼,在西方,女人正在消失——莉莉絲正在消失——美麗、優雅、以及壹切。整個遊戲都遭到了麻煩,因為有女人說:「不要愛男人。」。 我在讀壹本小冊子,她們說:「殺死男人!把每壹個男人都殺了!——因為如果男人還活著,就沒有女人的自由。」但是如果妳殺了男人,妳能存在嗎?遊戲需要雙方。 莉莉絲消失了,於是遊戲不能進行下去了,所以上帝不得不創造一個女人,那就是為什麼這壹次他用男人自己身上的壹根骨頭來試,因為帶來壹個獨立的女人又會製造麻煩。所以他取了亞當的壹根肋骨創造了壹個女人。因此,有了極性,又仍是統壹的。他們是兩者,但他們仍然屬於同壹個身體。那意味著:他們是兩個,對立面,但他們仍然屬於同壹個身體,在深處是同根的,在深處,他們是壹體的。那就是為什麼當他們深愛著擁抱時,他們成了壹體,他們到了亞當原來的壹個人的狀態,他們合為壹體,相遇、相合。 為了遊戲,有了對立,但在內在深處,仍有統一。為了遊戲繼續下去,需要這兩者:對立,以及仍然是和諧。如果是絕對的和諧,遊戲將會消失——因為妳會和誰玩?如果是完全的不協調,絕對的對立,沒有和諧,遊戲也將會消失。 不協調的和諧,對立中的統壹,是壹切奧秘的關鍵。 「只有在變化中,事物才找到了靜止。」 人們不明白,那些和它自己有分歧的,怎麼又和它自己相壹致。 魔鬼贊同上帝,上帝贊同魔鬼——那就是為什麼魔鬼存在。 「在彎曲的脊背中有和諧,就像琴弓和琴弦的關係壹樣。」 音樂家彈奏豎琴,對立隻是在表面上。表面上它是碰撞、衝突、鬥爭、不協調,但由它產生了優美的音樂。 「對立帶來協調,最美妙的和諧出自於不協調。…… 琴弓的名字是生命,但它的工作是死亡。」 死亡是它的工作,最終的結果。死亡和生命也不是兩件事。 「琴弓的名字是生命,但它的工作是死亡。」 所以死亡不可能是真正的對立面——它肯定是琴弦。琴弓的名字是生命,於是琴弦的名字肯定是死亡。在這兩者之間產生了最美妙的生命和諧。 妳正好在死亡和生命之間——妳不是兩者。所以,不要執著於生命,也不要害怕死亡。妳是琴弓和琴弦之間的音樂,妳是碰撞、相遇、相合,並且是和諧,是從中誕生的最美的。 不要選擇! 如果妳選擇,妳將是錯的。如果妳選擇,妳會變得執著於壹方,認同於壹方,不要選擇! 讓生命成為琴弓,讓死亡成為琴弦——妳成為和諧,隱藏的和諧。 「隱藏的和諧比看得見的和諧更好。」
【第一章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