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菜鳥涅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6

『蝌蚪』亦『2』了

$
0
0

 

《蛙》,觸及到人之靈魂深處很痛之地方。

  部隊領導向我出示了壹份加急電報,說我的妻子王仁美懷了第二胎。領導嚴肅地告訴我,你是黨員,幹部,既然已經領了獨生子女證,每月還領取獨生子女補助費,爲什麽又讓妻子懷了第二胎?
  我茫然無措。
  領導命令我:立即回去,堅決做掉!
                ——莫言:《蛙》

莫言之蛙,與其以往注重曆史幻想色彩之作品更不同,為其更接近曆史現實之書寫。

上篇,話說道中國「鄉土作家」莫言講述了「蝌蚪」之同村同學王肝熱戀著「我姑姑」萬心之徒弟「小獅子」之孩提故事。兩位「尚對男女情事」還處於「懵懂狀態」中之同學,在河邊傾述著他們間「永不洩露的秘密」……

斯德哥爾摩時間12月10日晚19時,北京時間12月11日凌晨2時,身著一襲黑色燕尾服禮服,裡邊穿著純白色襯衫,打著純白色領結之莫言,站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舉辦之諾獎晚宴講臺上,脫稿致辭說:「我是一個來自中國山東高密東北鄉的農民的兒子,能夠在莊嚴的殿堂裡領取這麽一個巨大的獎項,很像一個童話,但牠毫無疑問是一個事實。」(莫言:《諾獎晚宴致辭:無用令文學偉大

記得莫言在回顧其獲獎作品《》之創作過程時,曾不無感慨地說:「誇張點說,從我出生的那天起,《蛙》這個小說就開始萌芽了。」(莫言:《小說「蛙」的出爐與計劃生育政策的松綁有關》

嗚呼!

》,揭示著在「計生」工程中那一幕幕血腥場面。

二○一二年十二月,莫言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獲獎典禮上。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諾獎」得主莫言日前以「講故事的人」爲題,在瑞典文學院上發表了其獲獎演講。其從追憶母親起,到介紹自己之作品,讓世界對中國作家、中國文學有了壹種全新之認識,讓土地氣息濃郁之中國文學與西方文化握手言歡。

2012,莫言可謂「幸福」矣!

在本分享之章節中,「蝌蚪」萬跑亦「2」了。

莫言在文中,写道:

  跑兒啊,母親憂傷地說,你大哥二哥都有兒子,唯你沒有,這是娘的壹塊心病,我看,就讓她生了吧。
  我也願意讓她生,但誰能保證就是個男孩呢?
  我看像個男孩,母親說,我問燕燕:燕燕,你娘肚子裡是個弟弟還是妹妹?燕燕說,弟弟!小兒語,靈驗著呢。再說了,就是再生個女孩,燕燕長大後也有個依靠,壹個女孩,萬壹有個三長兩短,怎麽辦?我這麽大年紀了,兩眼壹閉,啥都不知道了。我這是替你想呢!
  娘啊,我說,部隊有紀律,要是生了二胎,我就要被開除黨籍,撤銷職務,回家種地。我奮鬥了這麽多年才離開莊戶地,爲了多生壹個孩子,把壹切都抛棄,這值得嗎?
  母親道:黨籍、職務能比壹個孩子珍貴?有人有世界,沒有後人,即便你當的官再大,大到毛主席老大你老二,又有什麽意思?

正如莫言所說:「這本小說確實是觸及到了我靈魂深處很痛的地方。八十年代的時候我是軍隊的壹名軍官,在計劃生育問題上我也是想不通的,家裡的老人也希望我能有很多小孩,最起碼應該有個兒子。但如果我生了第二胎,就像小說裡所描寫的,那我很可能要被開除黨籍,我好不容易提了幹也可能要被剝奪,最後趕回家繼續做農民。當時我們部隊的很多戰友,也是因爲這樣的原因而隻生壹個孩子。」「到了老年我們可能會想,當初爲什麽要那麽聽話呢,我不要那個黨籍、不要當那個軍官又能怎麽樣呢?我爲什麽不能讓孤單的孩子有壹個伴?這個東西肯定是觸及到了人內心深處的很多東西。我們實際上在很多時候非常懦弱,像小說中的蝌蚪,他的妻子懷孕懷到了六個月,這時候嚴格地說是不能再做引産,再過幾個月,孩子就要生出來了。蝌蚪這個人物爲了個人的所謂前途,而把自己的妻子推上了手術床。結果讓他的妻子和妻子腹中的胎兒壹起死掉了。他這樣做是有冠冕堂皇的理由,爲了國家、爲了集體的榮譽。用冠冕堂皇的理由遮掩下的內心深處的私欲,這其實不僅僅是觸及了我壹個人的內心的痛苦,也觸及到了我們這壹代人、許許多多人的內心深處的痛苦。」「我希望讀者看了《蛙》這部小說後,認識到生命的可貴。認識到生育——人類最基本的問題、最基本的權利在中國的近代曆史上也曾經是這麽樣的艱難曲折。這裏面可供追問、可供思索的東西非常多。我僅僅給讀者提供了這麽壹些思索的材料,每個讀者都應該沿著我所提供的材料思索壹些更深的更基本的關於人的生活、人的生命,關於這個世界的壹些本質性的問題。」(莫言:《小說「蛙」的出爐與計劃生育政策的松綁有關

好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聖經》有語曰:「因爲他必將長久的日子,生命的年數,與平安,加給你。」(聖經•箴言•三:1

磋乎!

作為一位有良知之作家,就其本義而言,為不能把曆史描繪成太平盛世啲。他們總是迅速揭開被捂住的傷口。竊以為。寫人,為作家之唯壹目的。即用曆史之環境,來反映人之靈魂、人之情感、人之命運變化。當作品描寫了人性、描寫了情感,這樣才更豐富,影響更長遠。

  高舉智慧,他就使你高升,懷抱智慧,他就使你尊榮。
  他必將華冠加在你頭上,把榮冕交給你。
                                        
——聖經•箴言•四8-9

 

1210日,莫言從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手裡接過諾貝爾獎證書、獎章和獎金支票

file[1]        

/莫言 

     第二部    

  部隊領導向我出示了壹份加急電報,說我的妻子王仁美懷了第二胎。領導嚴肅地告訴我,你是黨員,幹部,既然已經領了獨生子女證,每月還領取獨生子女補助費,爲什麽又讓妻子懷了第二胎?
  我茫然無措。
  領導命令我:立即回去,堅決做掉!
  我的突然出現,讓家裡人吃了壹驚。
  兩歲的女兒躲在奶奶背後,畏懼地看著我。

  怎麽冷不丁地就回來了呢?母親心事重重地問我。
  出差,順便路過。
  燕燕,這是你爸爸啊,快叫爸爸。母親把女兒往前推,說:這孩子,你不回來,天天唸叨著找爸爸,爸爸真回來了,倒怕了。
  我伸出手,握著她的胳膊,試圖抱她,她「哇」的壹聲哭了。
  母親長歎壹聲,道:天天擔驚受怕,藏著掖著,這不,還是透了氣了。

  到底怎麽回事?我惱火地問,她不是壹直戴著環嗎?
  這事兒,母親說,她顯了形後才告訴我。頭著你回來探親,她就去找袁腮把環取出來了。
  袁腮這個雜種!我恨恨地罵著,他不知道這是犯法嗎?
  你可仟萬別去告人家,母親道,是仁美央求了人家許多次,後來又托了王膽去說情,他才給取的。
  太危險了,我說,袁腮是個劁豬閹狗的,竟敢給人取環,萬壹弄出點事兒來怎麽辦?
  好多人找他取呢,母親壓低了聲音說,聽你媳婦說,他技術好得很,用壹根鐵鈎子,幾下就鈎出來了。
  真是不要臉!我說。
  你別多心,母親看看我的臉色道,是王膽陪著她壹起去的,取環時袁腮戴著口罩、墨鏡、橡膠手套,那鐵鈎子先用酒精擦了,又用火燎了,保證無毒。你媳婦說,根本不用脫褲子,隻把褲裆剪壹個洞就行。
  我不是那個意思。
  跑兒啊,母親憂傷地說,你大哥二哥都有兒子,唯你沒有,這是娘的壹塊心病,我看,就讓她生了吧。
  我也願意讓她生,但誰能保證就是個男孩呢?
  我看像個男孩,母親說,我問燕燕:燕燕,你娘肚子裡是個弟弟還是妹妹?燕燕說,弟弟!小兒語,靈驗著呢。再說了,就是再生個女孩,燕燕長大後也有個依靠,壹個女孩,萬壹有個三長兩短,怎麽辦?我這麽大年紀了,兩眼壹閉,啥都不知道了。我這是替你想呢!
  娘啊,我說,部隊有紀律,要是生了二胎,我就要被開除黨籍,撤銷職務,回家種地。我奮鬥了這麽多年才離開莊戶地,爲了多生壹個孩子,把壹切都抛棄,這值得嗎?
  母親道:黨籍、職務能比壹個孩子珍貴?有人有世界,沒有後人,即便你當的官再大,大到毛主席老大你老二,又有什麽意思?
  毛主席早去世了。我說。
  我還不知道毛主席早去世了?母親說,我是打個比方呢。
  這時,大門聲響。
  燕燕高叫著:娘,俺爸爸回來了。
  我看著女兒挪動著小腿,跌跌撞撞地向王仁美奔去。我看到王仁美身穿著我當兵前穿過的那件灰夾克,肚子已經腆出。
  她臂彎挎著壹個紅布包袱,裏邊露出花花綠綠的布頭。她彎腰抱起女兒,誇張地笑著說:哎呦小跑,你怎麽回來了呢?
  我怎麽就不能回來呢?我沒好氣地說,你幹的好事!
  她的布滿蝴蝶斑的臉變白了,轉瞬又漲得通紅,大聲道:我做什麽啦?我白天下地勞動,晚上回家帶孩子,沒幹壹丁點兒對不起你的事!
  你還敢狡辯!我說,你爲什麽瞞著我去找袁腮?你爲什麽不告訴我?
  叛徒,內奸!王仁美放下孩子,氣哄哄地走進屋裡,小凳子絆了她壹下,她壹腳將小凳子踢飛,罵道,是哪個喪了天良的告訴你的?
  女兒在院子裡大哭著。
  母親坐在竈邊垂淚。
  你不要吵,也不要罵,我說,乖乖地跟我去衛生院做了,啥事也沒有。
  你休想,王仁美把壹面鏡子摔在地上,大聲喊叫著,孩子是我的,在我的肚子裡,誰敢動他壹根毫毛,我就吊死在誰家門檻上!
  跑兒啊,咱不當那個黨員啦,也不當那個幹部啦,回家種地,不也挺好嗎?現在也不是人民公社時期了,現在分田單幹了,糧食多得喫不完,人也自由了,我看你就回來吧……
  不行,堅決不行!
  王仁美在屋子裡翻箱倒櫃,霹裡啪啦地響。
  這不是我壹個人的事,我說,涉及到我們單位的榮譽。
  王仁美提著壹個大包袱走出來。我攔住她,說:到哪裡去?
  你甭管!
  我拉住她的包袱,不放她走。她從懷裡摸出壹把剪刀,對著自己的肚子,眼睛通紅,尖利地叫著:你放開!
  跑兒!母親尖叫著。
  我自然清楚王仁美的脾氣。
  你走吧,我說,但你逃脫了今天,逃脫不了明天,無論如何,必須做掉!
  她提著包袱,急匆匆地走了。
  女兒張著雙手追她,跌倒在地。
  她不管不顧。
  我跑出去,把女兒抱起來。
  女兒在我懷裡打著挺兒,哭喊著找娘。
  我壹時百感交集,眼淚奪眶而出。
  母親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走出來,說:兒啊,讓她生了吧……要不,這日子就沒法過了……

 

【未完待續】

(轉自莫言小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6

Trending Articles